
永宁县人民检察院
YONG NING XIAN REN MIN JIAN CHA YUAN
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永宁县人民检察院
YONG NING XIAN REN MIN JIAN CHA YUAN
2025年4月2日
永宁县人民检察院
YONG NING XIAN REN MIN JIAN CHA YUAN
永宁县人民检察院聚力提升“党建2+3+5”品牌成效,以“两抓”“三提”“五好”为路径,将政治与法治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贯通、业务与管理相协调,持之以恒推动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
一、坚持“两抓”落实“互融互促”责任担当
抓党建强队建,厚植党建与业务发展根基
作为政法编制50人以下的基层院,实有党员36人,设有一个党支部。党组书记、检察长以身作则担任党支部书记一职,牢固树立“第一责任人”意识,打破在机关党务工作中,不必由“一把手”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思维惯性,促使全体干警高度重视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极大提高了争先进位意识。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银川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国家级节约型机关”“自治区健康机关”、全区“五好基层检察院”“银川市最美巾帼奋斗集体”等集体荣誉。
抓党建强业务,深化党建与业务品牌效应
树牢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以检察业绩检验党建成效的融合发展思路,打造“检护安澜 永守‘母亲河’”“‘五心解忧’纾民困”“未爱方舟”三个较为成熟的业务品牌。以数字智慧保护模式守护黄河生态,所办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充实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检察实践成果。以“五心”工作法构建“枫桥经验”永宁检察版,持续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依托“未爱方舟”品牌,2023年荣获“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2024年开通专职于未成年人维权的“丁丁热线”,得到自治区关工委肯定,并被国家关工委核心期刊《关工论坛》转载。
二、强化“三提”拓宽“互融互促”路径机制
提升阵地建设,打造党建与业务融合新生态
在基础设施和阵地建设中充分融入党建元素与业务需求,从布局规划到功能设置全方位体现二者的协同性。升级检察图书室,丰富党建和业务书籍;改造心理健康咨询室和体能训练室,为干警放松身心、强健体魄提供场所。银川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在我院落成,为全市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保障。依托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区设立“五老”工作室,成为“五老”志愿者发光发热的重要阵地。
提升信息化水平,赋能党建与业务宣传新格局
宣传是党建工作的号角与旗帜,是检察工作的扩音器与助推器。现已全面开通六大平台公众号,建成多功能融媒体工作室,制作精良的检察宣传产品,鲜明传递党的声音、生动展现检察成果。多部作品被最高检微信公众号推介,在全区检察机关“三微”作品征集展播和“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开设“永检漫说”栏目,推出原创普法IP形象“鼎鼎”,为普法宣传注入新鲜活力,提升了党建与检察工作的宣传格局。
提升政治素养与职业素能,解锁党建与业务互促新密码
实施“智汇永检·周学月训”“书香永检·悦读月享”“青春永检·播客讲堂”为一体的“三联动六融合”矩阵式培育模式。融入岗位练兵、同堂培训、小微竞赛等学练机制,鼓励干警每月阅读一本业务类书籍,阅读一本综合类书籍。开设“青年干警讲堂”和“检察官讲堂”,促进业务学习与办案经验交流分享。多名干警入选宁夏青年检察人才库,先后荣获全国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全区扫黑除恶先进个人、区市检察院“业务能手”“业务标兵”等荣誉称号。
三、巩固“五好”激发“互融互促”内生动力
领导班子好,凝心聚力踏新程
如期完成“3331工程”目标任务,领导班子中“80后”成员增至3名、“90”后成员1名,使班子在年龄结构、经验储备和工作能力上更加平衡,决策更加精准高效,执行更加坚定有力,为检察工作行稳致远、开拓新局汇聚强劲动能。
党员管理好,培育先进树榜样
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跟踪问效党员参与“三会一课”、志愿服务、为民办实事的承诺践诺情况。引入党员自评、群众测评、组织考评等多元化评星定格标准,确保评定结果客观公正。开展“我身边的榜样”和“党员先锋岗”选树活动,激励干警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
组织生活好,一枝一叶总关情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在学习教育中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检察实践紧密结合。将谈心谈话贯穿日常,以真诚的沟通解开思想症结,不断增强干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精心组织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聚焦党性修养和检察履职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检视,锤炼过硬党性,强化检察担当。
制度落实好,司法廉洁促公正
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班子成员带头填报,对超过三个月“零报告”的部门负责人、检察官进行谈话,督促主动填报形成自觉。严格执行检察人员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禁业清单,精准排查潜在利益冲突,阻断可能影响公正司法的利益链条,全力维护司法公正与检察队伍清正廉洁。
发挥作用好,贴近群众解民忧
全体党员亮明身份、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先后选派3名干警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定期组织干警到检民联络站收集群众诉求,提供法律咨询。落实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开展普法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助老扶幼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党旗红”和“检察蓝”在组织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交相辉映。